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在行業(yè)龍頭為商標之權爭得如火如荼時,這家被譽為“萬年老二”的巨頭卻靠“模仿”上市了!
“累了困了喝紅牛”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紅牛在飲料界確實是無敵般的存在:
26年來,“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通過贊助各種極限運動、體育賽事,紅牛已經成為全球當之無愧的功能型飲料龍頭老大,在中國的累計銷售額已突破2000億元。
但是,隨著功能型飲料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近幾年各種品牌的功能型飲料如雨后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逐漸開始蠶食紅牛的市場,其中的佼佼者非東鵬特飲莫屬。
東鵬飲料(605499.SH)發(fā)行價46.27元,開盤迅速漲停,收盤上漲44%報66.63元/股,市值266.53億元。
三十多年的堅守,造就了東鵬今天的高光時刻!
公開信息顯示,東鵬飲料于1987年創(chuàng)立,是深圳市一家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yè),由國企改制發(fā)展而來,起初以生產利樂包豆奶、清涼系列飲料為主,之后慢慢形成以功能飲料(東鵬特飲系列)為主導,九制陳皮飲料為輔,純凈水、紙盒裝清涼飲料為基礎的產品結構。
招股書顯示, 2018-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0.37億元、42.09億元、49.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6億元、5.71億元、8.12億元。
2021年第一季度,東鵬飲料收入17.11億元,凈利潤3.42億元。
營收和凈利潤都持續(xù)增長,其中凈利潤增速明顯高于營收增速,東鵬飲料看起來質地還不錯。
據(jù)歐睿國際2019年12月發(fā)布的《Energy Drinks in China》,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占有率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東鵬特飲董事長、總裁林木勤的持股比例為55.2687%,上市后,林木勤的身家近150億元。
正是這個“草根逆襲”的操盤手,他帶領一個瀕臨倒閉的國有小廠絕地求生,僅用了8年時間,將其發(fā)展為年銷售額近50億元的功能飲料巨頭還上市了。
貳
小小一瓶飲料,做出超260億的市值——這背后是潮汕商人林木勤30多年的奮斗史。
林木勤是功能飲料行業(yè)的一位老兵,接手東鵬飲料之前,他曾在一個合資飲料企業(yè)深耕超10年之久。他從基層生產線的領班長干起,一步一個腳印,在生產部長、技術開發(fā)部長、銷售部長等崗位上一一歷練。
正是這10年的基層積累成了他成功運營東鵬飲料的奠基石。
嚴格意義上來說,東鵬特飲并不是林木勤創(chuàng)造出的品牌,其前身是一家國有的飲料生產企業(yè),早在1987年東鵬特飲就誕生于深圳,甚至還可以說是老字號品牌;
彼時的它以生產利樂包豆奶、清涼系列飲料為主。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一度瀕臨破產邊緣。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人民日益豐富的生活需求,紅牛這種功能型飲料隨著“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廣告語紅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不得不說,中國功能飲料的崛起,離不開中國紅牛的運營方華彬集團及創(chuàng)始人嚴彬:
登陸春晚、花費巨額宣傳,廣告之外,嚴彬又提出“市場無盲點,逢店必進”的口號,紅牛員工騎著自行車一家一家去鋪貨,甚至在長安街上主動給出租車司機送紅牛,基于此,中國紅牛在市場份額大大提升,而與此同時也間接的“點燃了”整個功能飲料市場。
紅牛的火爆,讓很多人都看到了機會,于是,東鵬特飲在1997年被推出。樂虎問世于1998年,娃哈哈的啟力更晚一些,在2012年才推出。
叁
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是功能飲料跟風輩出的時期?!耙恢北荒7?,從未被超越”用來形容彼時的紅牛再合適不過了!
在消費者的心里,先來的總是最好的,因此東鵬特飲自誕生起就一直被紅牛的光環(huán)所籠罩,被稱為“山寨貨”。
“一家獨大,多家爭雄”的格局,讓大多數(shù)功能飲料都只能活在紅牛的影子里。
2003年在“國退民進“的國企改革大背景下東鵬特飲籌備ipo,東鵬特飲迎來了自己的轉折。東鵬飲料集團完成了國有化向私有化過渡,"東鵬之父"林木勤接過了指揮棒,從此帶領東鵬人走上新的道路。
此時的東鵬飲料顯然在品牌上望塵莫及,只能從其他方面盡力切入,一是模仿,二是打起價格戰(zhàn)。
茅盾曾說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東鵬飲料盯上了紅牛的戰(zhàn)略,開始從產品配方、包裝配色以及廣告語上向其靠攏,“年輕就要醒著拼!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就是由此而來。
林木勤硬是花了5年時間,做技術研發(fā),優(yōu)化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耗材成本,最終使東鵬飲料逐步進入快速發(fā)展的軌道。
2009年起,東鵬集團集中有限資源和力量,主打東鵬特飲拳頭產品。憑借包裝差異化、價格差異化的優(yōu)勢異軍突起,迅速在南方市場捕獲了大量消費者的“芳心”。
瓶裝的東鵬特飲上市后客戶返單率不僅超出了5成,一年下來更是在東莞銷售了超過2萬箱!
從2003年到2010年,僅用了7年的時間,東鵬特飲的產值就從原來的1500萬元提升至2.5億,一舉奠定了公司的市場地位!
肆
在能量飲料這一細分賽道,2012年,放棄了激活的娃哈哈又推出新功能飲料品牌啟力;2013年,達利食品推出了樂虎;2014年,被可口可樂收購的“魔爪”進入中國;2017年,華彬又推出了“戰(zhàn)馬”......
2013年是東鵬特飲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
這一年,東鵬特飲放棄了固守長江以南的發(fā)展策略,重金簽下了知名中國香港藝人謝霆鋒為其代言,陸續(xù)贊助多個高口碑綜藝節(jié)目,轉戰(zhàn)全國市場一炮而火,當年飲用人數(shù)突破9億人次。
東鵬飲料前三大股東中,擔任董事長、總裁的林木勤持股1.99億股,持股比例為55.2687%,按目前市值估算,其身價約148億元。
對于東鵬飲料而言,今天的敲鑼上市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功能飲料市場道阻且長,其自身的頗多問題也有待優(yōu)化解決!
據(jù)鳳凰網財經信息,有媒體質疑東鵬飲料的收入、利潤都存在很大的水分,疑似財務造假,并聯(lián)合經銷商尤其是持股經銷商囤貨、壓貨。
伍
回溯東鵬飲料的發(fā)展,可以說東鵬特飲就是靠著“模仿”功能飲料一哥紅牛做起來的,不論從口味還是包裝:一樣的西紅柿炒黃金蛋的配色,一樣有“困了”、“累了”的宣傳關鍵詞,確實讓消費者不知道“困了累了”到底應該喝紅牛、還是喝東鵬特飲。
不過,好在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東鵬特飲在外觀、宣傳上與紅牛已大相徑庭,但做出自己的特色還有待深耕!
另外,高額的營銷費用也是東鵬特飲有待解決的大問題。
根據(jù)東鵬飲料的招股書,其2020年銷售費用10.40億元,遠高于3554.25萬元的研發(fā)費用支出。銷售費用構成中,宣傳推廣費用達4.07億元,占比39.13%。
對于東鵬特飲這款核心產品而言,其更大的問題是,功能飲料的市場競爭幾乎從未停歇過。
飲料行業(yè)向來競爭激烈,尤其伴隨著消費升級,這一紅海里的玩家們都在絞盡腦汁搏出位,爭搶市場。
戰(zhàn)馬是華彬集團自有能量飲料品牌,2017年上市,2018、2019年銷售額分別為8億、13億元,增長勢頭迅猛。樂虎是達利食品于2013年推出的能量飲料品牌,2018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超30億元,2019年市占率10%。體質能量為河南中沃在2000年便推出的能量飲料品牌,2019年市占率6%。Monster是可口可樂旗下碳酸型能量飲料品牌,在美國市場基本與紅牛平分秋色,合計占有近8成市場。但Monster口感與經典紅牛有所不同,功效也有一定差距,主要瞄準年輕消費者和校園人群,目前國內市占率并不高。
這些都是東鵬飲料集團上市之后需要繼續(xù)面對的挑戰(zhàn)。
不過,好在能量飲料在中國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增長速度較快。
我國能量飲料銷售額由2014年的234.93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447.7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1.35%,在軟飲料行業(yè)子賽道位居第二,2020年能量飲料在我國飲料銷售總額中的占比已達7.8%。
近五年內東鵬特飲籌備ipo,功能飲料復合增長率高達15.02%,可以說是中國飲料市場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
總之,喝光金罐最后一口,短暫的亢奮已經消退。最后,希望理性較于沖動,始終能更勝一籌。
參考資料:
獵云網《東鵬飲料上市,林木勤“草根逆襲”身家超140億》、
投資界《剛剛,又一潮汕大佬IPO敲鐘:東鵬飲料市值260億》、
財經無忌《活久見!高糖的東鵬特飲居然市值能超過元氣森林?》、
財經銳眼《東鵬飲料上市:被紅牛死死壓制,經銷商持股或有貓膩》、
格隆匯新股《“大肉簽”來了!碰瓷“紅?!钡臇|鵬飲料即將登陸A股》、
鳳凰網財經《東鵬飲料募資18億上市在即,卻被質疑聯(lián)合持股經銷商壓貨并財務造假?》
更多財稅咨詢、上市輔導、財務培訓請關注理臣咨詢官網 素材來源: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由理臣咨詢整理發(fā)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