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京東香港二次上市,百度正式在香港掛牌交易,業(yè)內期待已久的百度在港二次上市終于塵埃落定。緊隨其后的,將是另一科技企業(yè)嗶哩嗶哩(B站)。
根據百度在3月22日早間發(fā)布的公告,其國際發(fā)售與香港公開發(fā)售的最終發(fā)售價均已確定為每股252港元,香港公開發(fā)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fā)售股份獲大幅超額認購,認購合計5.32億股香港發(fā)售股份,相當于香港公開發(fā)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475萬股香港發(fā)售股份總數約112倍。
B站日前也公布了其回港二次上市的計劃,此次其全球發(fā)售初步包括香港公開發(fā)售的75萬股及國際發(fā)售的2425萬股,分別占全球發(fā)售股份總數的3%及97%,香港公開發(fā)售的發(fā)行價將不超過每股988港元,或每股Z類普通股127.2美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以百度、B站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相繼以二次上市的方式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被看作回歸的又一信號,極可能再次掀起一波中概股回流的浪潮。目前看,回流的中概股更青睞于港股市場,這與香港市場更為靈活和寬松的市場環(huán)境,以及港交所近年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有關,屆時,香港市場將增添更多活力。
百度、B站相繼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流再成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香港二次上市,百度早先于3月12日正式公開招股,并在3月17日截止融資認購。百度表示,其美國存托股(每一股美國存托股代表8股股份)將繼續(xù)在納斯達克上市并交易。發(fā)售過程中,投資者將只能購買普通股而非美國存托股;上市后,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可與美國存托股完全轉換。
百度本次全球發(fā)售計劃初步包括在香港公開發(fā)售的475萬股發(fā)售股份,以及在國際發(fā)售9025萬股發(fā)售股份,二者分別占全球發(fā)售中發(fā)售股份總數的5%及95%。其香港IPO發(fā)行價定為每股252港元,低于定價上限295港元/股;依此計算,百度通過本次IPO將融資239.4億港元。
在業(yè)績層面,根據百度發(fā)布的財報,2018年至2020年,百度總收入分別為1023億元、1074億元及10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76億元、21 億元及 225億元。同期,百度核心業(yè)務的收入分別為783億元、797億元及787億元;歸屬于百度核心業(yè)務的凈利潤分別為336億元、76億元及265億元。
根據招股書,百度此次IPO募集資金中約50%將用作持續(xù)科技投資,并且促進以人工智能為主的創(chuàng)新商業(yè)化,無疑體現出百度對于AI、智能云、智能駕駛等新業(yè)務的發(fā)展及加速商業(yè)化的決心。至此,BAT齊聚港股市場,三巨頭在國內同一平臺“競技”將成為一大看點。
與此同時,B站將在港二次上市的傳聞歷經大半年兜轉后終于落地,其作為另一即將赴港二次上市的科技企業(yè),近期也站在了聚光燈下。據悉,B站于3月17日公布了全球發(fā)售的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計劃,彼時百度尚在招股階段,一時間,誰將成為2021年第一個回港二次上市的科技巨頭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根據B站公布的上市計劃,此次B站全球發(fā)售初步包括香港公開發(fā)售的75萬股及國際發(fā)售的2425萬股,分別占全球發(fā)售股份總數的3%及97%。其香港公開發(fā)售的發(fā)行價將不超過每股988港元,或每股Z類普通股127.2美元(相當于每股美國存托股127.20美元)。與百度一樣的是,其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可與美國存托股完全轉換。
至于二次上市的募資用途,B站擬將這部分資金凈額用于優(yōu)質內容投入、自主技術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銷售及營銷,以及一般公司用途及運營資金需要,從而支持社區(qū)健康、高質量的增長。
根據B站發(fā)布的財報,2020年B站營收同比增長77%至120億元,同期凈虧損及Non-GAAP項下的虧損額分別為30.12、25.8億元,同比有所擴大。從業(yè)務構成來看,2020年B站移動游戲、直播及增值服務、廣告、電商及其他業(yè)務營收分別為48億元、38.5億元、18.4億元、15.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4%、134%、126%、109%。
上述券商人士認為,百度本次著重打出“國內AI第一股”的王牌,且IPO發(fā)行價在預期的區(qū)間范圍內,為后期上市之后股價保留了一定的上漲空間。資本對于有持續(xù)盈利能力的標的更為青睞,而虧損一直是困擾B站的難題,如果B站不能早日解決商業(yè)化問題、突破盈利困境,即便是成功二次上市,恐怕也會失去一些投資者的信賴。
今年以來,中概股在資本市場上早已動作頻頻,除了百度和B站之外,微博、攜程、唯品會、騰訊音樂,以及蔚來、理想、小鵬等中概股均已釋放出回港上市的信息。上述人士表示,以百度、B站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相繼以二次上市的方式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被看作中概股回歸的又一信號,極可能再次掀起一波中概股回流的浪潮。
香港市場成中概股回歸首選,上市制度改革優(yōu)勢凸顯
實際上,中概股回歸并不是新鮮事,早在2015年,國內就曾掀起一波中概股回歸浪潮。根據SEC公開的信息,2015年至2016年,包括三六零(601360,股吧)、完美世界(002624,股吧)、暴風集團(300431,股吧)等近40家中概股先后收到私有化要約,計劃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后實現回歸。
彼時,回歸的中概股將目光瞄準了港股和A股,再上市的方式既有自主IPO,也有通過借殼方式上市。三六零、暴風集團等個股也都借此創(chuàng)造了股價與市值暴漲的神話,迎來了估值提升。
另一波浪潮出現在2020年,當時阿里、京東、網易等頭部互聯網企業(yè)紛紛赴港上市。與此前不同的是,這批中概股不再選擇私有化回歸的路徑,而更青睞于回國二次上市,拓展新的融資渠道。
本次回歸的百度與B站,也做出了與上述頭部互聯網企業(yè)一樣的選擇,在保留其股票在美股掛牌交易的基礎上尋求回港二次上市的機會。究其原因,除了受美國資本市場監(jiān)管環(huán)境趨嚴、估值偏低等因素影響,還與國內資本市場積極變革、巨頭尋求更多融資等息息相關。
“美國眾議院去年底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要求連續(xù)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jiān)督委員會(PCAOB)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外國公司禁止交易,顯然讓中概股在美國面臨的處境更加艱難?!鄙鲜鋈倘耸勘硎?,這是推動中概股回歸的一個主要原因,而今年以百度為代表的中概股回流所選擇的方式和2020年一樣,更多還是考慮到這能避免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
興業(yè)證券也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去年12月2日,美國眾議院于當地時間一致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超90%中概股將受到影響。該法案一方面將在未來抑制中資企業(yè)赴美上市,另一方面或將加速現有中概股的回流。
此外,國內資本市場,尤其是香港市場在近兩年進行了積極改革,一定程度上對中概股回歸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眾所周知,阿里作為最具投資價值的中概股,最初在赴美IPO前曾有意在港交所上市,但因當時港交所拒絕接受“同股不同權”,阿里便掉頭遠赴美國。而在錯失阿里這一互聯網巨擘后,香港政府、港交所及投資人都意識到同股不同權在互聯網新經濟公司中廣為流行,包括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港交所CEO李小加在內的多位官員都對沒有讓阿里在香港上市表示遺憾。
為避免失去更多類似于阿里的市場機會,港交所于2018年4月啟動改革,正式發(fā)布IPO新規(guī),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并公布在海外上市的創(chuàng)新產業(yè)公司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的標準。受益于上市制度的改革,2020年阿里等多家互聯網企業(yè)得以赴港上市,與港交所實現雙贏。
“美國投資者對中概股的理解相對不那么透徹,回歸能給予上市公司更高的估值;而且,中概股的業(yè)務在內地,回歸能接近客戶和更多投資者,也能獲得更多融資渠道,得到更活躍的交易。”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認為,“至于為什么如今中概股回流更青睞香港市場,主要是因為A股相對來說更為封閉,估值提升會更難,而香港的制度更完善一些,并且可以和美股進行跨市場交易。”
中信證券研究部此前在2021年資本市場十大展望中提出,未來3年,香港市場將集中收獲中概股回歸的紅利,迎來40家左右中概股龍頭的集中回歸;二次上市公司允許納入恒生指數和港股通,“新經濟”龍頭將替代傳統板塊,成為未來港股的新主角。
更多財稅咨詢、上市輔導、財務培訓請關注理臣咨詢官網 素材來源: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由理臣咨詢整理發(fā)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